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目录

  • 红藤是什么
  •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红藤附方
  • 红藤的副作用
红藤,别名:大血藤,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 。
主产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等地 。生用 。常见于山坡灌丛、疏林和林缘等,海拔常为数百米 。生于深山疏林、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 。
红藤是木通科(以前名大血藤科,现归入木通科)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 。又名大血藤、活血藤、血通、赤藤等,主产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等省,其皮赤,藤粗如指,能编席缚物 。入药首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收录之,名曰省藤、赤藤等,认为能“治诸风,通五淋,杀虫” 。其性味苦平,归大肠经,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,消瘀散结,杀虫,利尿通淋,可治疗肠痈腹痛、热毒疮疡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、经闭痛经、绦虫、蛔虫等 。可惜现今多知其为清热解毒药,而鲜知其驱虫之效 。
根茎可药用,也可作兽医用药,对牛马误食品店蚂蝗所致疾病有疗效 。根可作染料 。茎皮含纤维,可制绳索 。枝条可为藤条代用品,供编制藤椅或其它藤器 。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《本草图经》:"攻血,治血块 。"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《简易草药》:"治筋骨疼痛,追风,健腰膝,壮阳事 。"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《中药志》:"祛风通经络,利尿杀虫 。治肠痈,风湿痹痛,麻风,淋病:蛔虫腹痛 。"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《湖南药物志》:"通经补血,强筋壮骨,驱虫 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血晕,血淋,筋骨疼痛,疮疖,血丝虫病 。"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《闽东本草》"治心腹绞痛,赤白痢疾 。"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肢节酸痛,麻木拘挛,水肿,血虚头昏 。"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《陕西中草药》:"抗菌消炎,消肿散结,理气活血,祛风杀虫 。治阑尾炎,月经不调,崩漏,小儿疳积,蛔虫、蛲虫症 。"
(二)药理作用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有抑菌作用,对多种细菌有极敏感的抑制作用 。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:对离体蟾蜍心脏的作用 按八木氏离体心脏装置,以20ml任氏液灌流,将0.1g大血藤加入灌流液中(0.5%),发现对离体心脏呈轻度抑制,表现心缩力减弱,心率减慢(P<0.05),心输出量减少(P<0.01) 。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:红藤水溶性提取物体外试验对ADP诱导的兔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和促进解聚作用,ID50为14.6mg/ml 。红藤水溶性提取物40、100mg/kg对大鼠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。本品二氯甲烷的提取部位,包括二氢愈创木脂酸在内,能抑制PAF(血小板活化因子)与受体相结合 。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对小鼠常压下耐缺氧的影响:取健康雄小鼠,体重17-22g,分3组,每组10只,大血藤水提物2g(相当生药)/kg,小鼠ip的LD50为l1.83±2.12g/kg),对照用同体积生理盐水,定时观察,以呼吸停止为死亡指标,结果表明在不同间隔时间均有明显作用 。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抑菌作用:用平碟法试验,25%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乙型链球菌有极敏感抑菌作用,对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、甲型链球菌、卡他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均有高敏感抑菌作用 。
红藤的功效与作用
对动物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:将小鼠或豚鼠离体肠段,置于20ml不断通空气的洛氏液中,1%及5%大血藤对小鼠肠段当明显的抑制作用 。而对豚鼠只需0.5%及2.5%即表现先兴奋后抑制作用,大剂量时还能减弱乙酰胆碱的作用 。对小鼠肠蠕动实验表明5-10g/kg的大血藤水提液均能显着抑制小鼠肠蠕动速度 。
其它作用:本品与丹皮合用可预防实验动物的腹腔内粘连 。毛柳甙有抗疲劳作用;Liriodendrin有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作用 。
【临床应用】
治疗慢性阑尾炎、乳腺炎 。
治疗风湿腰腿痛 。
治疗急慢性痛风 。
【临床体会】
关于治疗痛风 。
治疗急性痛风,手足红肿热痛,用红藤30—60g,水煎服,与虎杖、黄芩、生地、广郁金、五加皮等同用,清热活血,能有较快的消肿止痛效果 。对慢性痛风尿酸增高,甚至出现尿酸盐结石的患者,红藤与含秋水仙碱成分的百合、山慈菇以及虎杖、生地、丹皮、秦皮等同用,也能使病情慢慢地好转 。
对于高尿酸血症和慢性痛风,本人经验方红藤汤(红藤、虎杖、秦皮、车前子、络石藤等),服用两三个月以上,能慢慢将尿酸下降至正常 。其机制可能为抑制了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,并加速了尿酸的排泄 。这与西药别嘌呤醇抑制嘌呤分解的机制不同 。在尿酸特高和特顽固的病人,可以中西药同用,以加速尿酸的下降 。
关于治疗关节炎 。
曾有报道治疗红斑狼疮 。我们临床用于风湿病,既有感染又有关节痛的病人,对风湿病急性发作之关节炎肿痛有较好疗效 。如风湿热、狼疮性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等 。
关于治疗急性外科感染 。
急性乳腺炎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是有很好效果的 。红藤与蒲公英、金银花等同用 。
《景岳全书》红藤煎治疗肠痈,在500年前是很先进的方法,在当时一定曾救活了一些急性阑尾炎的病人 。这与2000年前张仲景的薏仁附子败酱散、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痈,有异曲同工之妙,可用在急性阑尾炎的不同阶段 。
在现代外科手术已经很发达的情况下,急性阑尾炎只有个别病人在特定的情况下,才有采用可能保守治疗 。中药红藤与败酱草、紫花地丁、生军、木香、槟榔等同用,并口]酉己合针灸治疗 。

(三)红藤的性味归经
【性味】苦,平 。
①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"性平,味酸涩 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凉,味苦,无毒 。"
【归经】
《四川中药志》:"入肝 。大肠二经 。"
红藤附方
治肠痈,生于小肚角,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,若毒气不散,渐大,内攻而溃,则成大患:红藤一两许,以好酒二碗,煎一碗,午前一服,醉,卧之 。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,亦如前煎服,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。然后以当归五钱,蝉退、僵蚕各二钱,天龙、大黄各一钱,石礍蚆五钱(此草药),老蜘蛛二个(捉放新瓦上,以酒钟盖定,外用火煅干存性),共为末,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,日逐渐服自消 。(《景岳全书》)
治急、慢性阑尾炎,阑尾脓肿:红藤二两,紫花地丁一两 。水煎服 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治风湿筋骨疼痛,经闭腰痛:大血藤六钱至一两 。水煎服 。(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治风湿腰腿痛:虹藤、牛膝各三钱,青皮、长春七、朱砂七各二钱,水煎服 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治肠胃炎腹痛:大血藤三至五钱,水煎服 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治钩虫病:大血藤、钩藤、喇叭花、凤叉蕨各三钱,水煎服 。(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治小儿疳积,蛔虫或蛲虫症:红藤五钱,或配红石耳五钱,共研细末,拌白糖食 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治小儿蛔虫腹痛:红藤根研粉,每次吞服一钱半 。(《浙江中医杂志》6:1959)
治跌打损伤:大血藤,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,敷伤处 。(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治血虚经闭:大血藤五钱,益母草三钱,叶下红四钱,香附二钱 。水煎,配红砂糖适量调服 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治血崩:红藤、仙鹤草、茅根各五钱 。水煎服 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治痛经:红藤、益母草、龙芽草(仙鹤草)各9—15g 。水煎服 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:红藤1斤,研粉,制成丸剂,日服2次,每次3钱,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,白酒10斤浸泡10—20天,每次服10—20毫升,每日3次 。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,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 。
治疗风湿性关节炎:用大血藤、透骨香、香樟根各1两,水煎,两次分服,每日1剂 。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,疼痛减轻 。
治疗灼伤:以大血藤、金樱子根各1斤,水煎成500毫升,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,能促使创面清洁,加速愈合 。
红藤的副作用
【副作用】
(一)文献记载
《四川中药志》:无毒 。
(二)临床观察
无毒,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 。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。红藤剂量大会有胃不适反应 。红藤较苦,要注意保护胃肠功能 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3—5钱;研末或浸酒 。外用:捣敷 。
【注意】
《闽东本草》:"孕妇不宜多服 。"
【红藤的功效与作用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