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脾的重要性


脾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脾的重要性

文章插图
脾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
01 脾胃四怕 生、冷、撑、生气
生冷的食物 , 如各种冷饮、生的蔬菜水果等 , 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 , 最容易伤及脾胃 。此外 , 脾胃最怕撑 , 饥一顿 , 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 。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 , 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 。肝与脾胃互相影响 , 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。
02 肝不郁 则脾不虚 肝不郁 , 则脾不虚 , 大家都知“茶饭不思”“气饱了” , 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 。常有病人告诉我 , 吃完饭还觉饿 , 但肚子是鼓的 , 吃胃肠药不管用 。其实 , 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 , 或情绪不好导致肝郁气滞有关 , 生气动怒忧思郁结 , 会导致肝气不疏 , 横逆克脾胃 , 导致腹胀气滞 , 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。要让脾健康 , 就要养肝柔肝 , 顺畅肝的气机 , 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 , 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 。因此说 , 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 , 永远不要发怒 , 尽量减少发脾气 , 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。
03 胃以通为补 脾以健为运 现代城市人 , 普遍吃的多 , 运动少 , 工作压力大 , 心情抑郁多见 , 容易导致痰湿内滞 , 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 。因此说 , 对于痰浊偏重的人 , 用补法不如用通法 , 通降阳明 , 泄去浊毒 , 最利于健康 。不少人有体会 , 平时喝萝卜汤 , 或吃炒香的莱菔子粉 , 即觉舒服 。痰湿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为主 , 千万别滥吃补药或营养品 , 以免壅滞气机 。
04 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 《临证指南医案》说 , 脾宜升则健 , 胃宜降则和 。《灵枢-决气》说 , 胃满则肠虚 , 肠满则胃虚 , 更虚更满 , 故气得上下 , 五脏安定 , 血脉和利 , 精神乃居 。故神者 , 水谷之精气也 。可见饮食充足 , 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 , 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 , 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 , 于是人的神气充沛 , 生气勃勃 。
脾的重要性
肝藏血 脾统血 肾藏精 精血相生脾衰的严重程度盛于心衰 , 脾衰严重时看文字只看到两行 , 大脑会极度疲劳 , 整日想昏睡 , 与人交谈 , 只听到一、二分钟 , 大脑会一胀 , 随即大脑一片空白 , 对方谈什么 , 全然没听见 , 紧接着昏昏沉沉、疲劳至极 。许多人都听过“虚不受补”这词 , “虚不受补”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 , 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。因此脾衰比肾虚更可怕 。肾水足则脾有力量 , 寒湿不在 。肾水亏则脾衰 , 则形成寒湿 。脾脏湿 , 肾脏燥 , 最终演变成心寒、脾寒、胃寒、肝寒、肾寒和脑衰 。
脾—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 很多人对肾虚很了解 , 但对于脾虚、脾弱却知之甚少 , 其实脾虚比肾虚更加可怕 , 为什么?现在就给大家分析下!
通常人们认为:生命的动力源头源于心脏 。其实躲在暗中的脾 , 才是生命的动力源头 , 它才是推动全身循环第一动力 , 其次是肾 , 再次是肝 , 因此心脏并非生命的动力源头 , 没有被人看得起的脾 , 才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 。

推荐阅读